白宫收到来信,美企拿不到稀土,美方连退两步,美财长对华交底
先说事实。6月以来,通用、丰田、大众、现代,连着四家汽车巨头,一块递了封信进白宫,说稀土磁铁要断货,美国的汽车厂几周内可能哑火了!市场没什么预警,突然就起了烟,行业里不少人心头一紧,供应链这几年闹的幺蛾子又多,车厂对零配件依赖那些,被绊住脚不新鲜,可这回牵一发动全身,稀土的问题扯出来,不止汽车,更大。
特朗普原本吹得山响,说制造业必须回美国,用高关税施压各路对手,这么操作刺激就业短期有点儿效果。但他大概没料到,自己的关税反击,原地自我绊倒。汽车工厂要停产了,这个事情给他难堪极了——共和党铁杆票仓里,工人该怎么看待自己的饭碗?人家信他算是傻了还是糊涂了?
车企这封联名信,其实就是顶在白宫的压力,特朗普下场只能低头。一出熟悉的双簧又唱起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先出招,宣布对301关税部分产品继续豁免,专挑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这些美国喜欢拉出来说事的口子松绑。操作够娴熟吧?紧白宫又急匆匆放出消息,要尽快促成中美高层直接通话。
打开中美在日内瓦签的联合声明,中方不过承诺暂停4月2日后的非关税反制,没说要对稀土全线放开。况且,稀土出口管制有的不只针对美国,时间顺序也复杂。白宫自己清楚,美方本不能、也不太该指望中国让步太多,哪怕眼下对方逼急了。特朗普前几次和中方的交往记录不见得有多少分量可言,远了不就去年几次会谈,结果还不是各退一步又各说各话。
美方自知利空,大局又紧,贝森特下场摊牌。这个财长被分在“务实派”,一边举手说不想和中国全面脱钩,只是要“降低风险”,一边积极给中方传话,安抚、沟通、期待推进中美谈判进程。听上去和拜登的口径几无二致。如果说特朗普有新思路?好像也未必,比起强硬,现在更像保命要紧。
债务危机问题突然就被端上了台面。摩根大通那位高管如果继续按特朗普那种模式硬怼中国,美国国债、利率、整体金融市场都可能一锅粥。而贝森特嘴上不服软,说美国绝不违约,可市场扑面而来的波动,他真就能假装没看到?2024年以来,美国国债总规模还在持续膨胀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截至6月初,美国国债高达34。7万亿美元左右,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。1万亿。评级机构标普、穆迪年初就连续发出预警,连带影响美元指数。今年6月美债30年期利率也持续逼近4。6%,已经创造2023年以来新高,这么高的成本压住,美企资金链难绷。
银行那头,刚刚“下岗”的硅谷银行本周风险再次累积,让制造业再加压力谁受得了?更讽刺的地方在于,特朗普老爱强硬,但这次讨价还价的余地却越来越小。一边急着找中国“借台阶”,一边还要稳票仓和市场,场面多少有点分裂。
通用汽车内部有高管在员工大会上喊话,让工程师们“准备切换预案”,说若磁铁短缺持续,会用高价从欧洲设法抢订单,甚至自嘲开放招聘“物流临时工”。可是业务线真的能随便转移?未必,关键工艺和原料就是短缺。现代汽车新闻发言人说得直接,“采购部门已经三班倒盯着供应数据,备用仓快清空了。”说起来轻描淡写,实际措施有限。
丰田早前在路透社专访时坦言,产线调整没办法立刻解决元件荒,日企实验室里炒得最热的是稀土替代技术,但至少今年内不大有结果。国内的几家稀土厂商,没见到任何对美订单明显提升,侧面验证美企采购渠道的单一和脆弱。华尔街日报细碎报道里甚至提到,有部份美国中小车厂自发暂停投产,怕压货积压资产。
特朗普虽想维持对中强势姿态,但现实条件摆在眼前。贸易谈判一拖再拖。联合早报6月3日新消息,白宫切实希望各国在6月4日前都亮出谈判方案。设下7月8日死线,实际落地的协议?只有和英国草签一份,其他都悬着。
贝森特的示弱有应急成分,他或许想争取点缓冲。而部分共和党议员却还在高喊“保护美国技术不被中国偷走”,两边立场问题就在这儿。就算白宫今年真开了绿灯,中方指望美国真守信用?概率不大——看看近几年美国对WTO裁决的漠视,谁好意思说信什么“规则”?但美企压力再大,这步棋一步走错又能咋办?
车工厂外一群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贴图自黑,配文道“再多的牛肉汉堡也救不了停产”,这股子苦中作乐,还是让气氛变得微妙。其实他们嘴上吐槽,真要饭碗没了,也不见得继续支持特朗普。选民,员工,利益,政见,好像并不总是一条心。有工会领袖干脆甩出狠话“谁让我们开工我们挺谁。”可真要让他们两边选一边,恐怕还是犹豫。
这里其实反复萦绕着一个点。美国不脱钩还自称“降低风险”,而中方持续谨慎、并未加码反制,双方同样拖着,不算是坏事。特朗普那套折中路线未必能长久。市场里的车企们自救也好,观望也罢,反正这波僵局,一时半会看不到彻底转机。车企关厂,美债见顶,谁能在最后彷徨里找到新门路?
也不多做截图论证了,事情已经很清楚。美国政府此次退步,看似顺从行业压力,实际只是按下暂停键。只怕前面的谈判路,还远未到终点。